印刷廠家在選擇卡紙時,要考慮卡紙各方面的屬性,通過對這些屬性的了解,也就了解了卡紙的性能。這就涉及到關于卡紙的一些專有名詞,筆者整理出來可能對購紙者有所幫助。這類名詞可分成二個部分:機械屬性和印刷適性。
當然,這些屬性都是使用國際標準方法測試得到的,同時,用于測驗的卡紙必須是隨機抽取的,以保證如實地反映該卡紙的性能。
1、機械屬性(Mechanical performance):
A、克重(Grammage):每平方米紙張的重量,表示方法為g/㎡。用于測量克重的樣本,不應小于A4(210×297mm),同時要保證測量儀器相當精確。當然紙張在生產時本身就存在誤差,通常好的卡紙克重的誤差不應該超過±5%。
B、厚度(Thickness):用毫米(mm)表示,測量厚度的時候,儀器最少應提供100kPa的壓強,并要保證測量的區(qū)域不小于200㎡。厚度的誤差也應控制在±5%;
C、挺度(Bending stif-fness):測量挺度最常見的方法是使用Taber測量器,測量一張標準尺寸的紙張,向里和向外彎折一定的角度所需要的力。樣本的寬度為38mm,彎折部分的長度為50mm。彎折的角度為150,彎折的速度有標準的規(guī)定,取向里和向外彎折所需力的平均值就是挺度,單位是mN.m。
紙板是有縱向的,產生縱向的原因是因為紙漿在流送到抄紙機上時,紙機一直在向前運動,所以紙漿中大部分的纖維,必然會順著紙機前進的方向排列,導致沿著紙機方向的挺度(稱為縱向Machine Direction),要顯著高于紙機橫方向的挺度(稱為橫向Cross Direction)。好的紙板,應該使CD和MD的比值,介于1∶2和1∶2.5之間,這個比值稱為挺度比。
挺度是一個很重要的屬性,紙板70%的性能,都是由挺度決定的。但是挺度的測量誤差通常比較大,最大時達到±10%,這是由于挺度這個屬性,對在造紙過程中的各個變量都很敏感所造成的。
D、層間強度(Delamination strength):測量方法稱為Scott International Ply Bond Tester,這是用動力學的方法來測量紙板分層所需的能量,用J/m2表示,一般來說,層間強度要保證在95 J/m2以上,這樣的紙板才能在分切等后道加工時沒有問題,才是可靠的。
2、印刷適性(Printabili-ty):
A、白度(Brightness):測量方法是先假設一個絕對白色表面為100%,以此為參考,不考慮光澤度的影響。然后用波長為457nm的單色藍光來測量。用這種方法測量得到的白度值比用其他方法得到的數(shù)值要低2-4個單位,一般來說,白卡的白度在70-90%之間。另外還要考慮是否有加入熒光增白劑,若加入了這種化學成分,會使白度顯著提高。通常美國紙板,因為衛(wèi)生的需要,是不加入熒光增白劑的,所以是"本白"的顏色。
B、光澤度(Gloss):測量儀器稱為Hunter,這是通過測量反射性能來表示紙板的光澤度,100%表示一個完全反射的表面。在測量光澤度時,紙板擺放和水平面成75%。反射角如果測量結果低于30%稱為霧面,高于40%則稱為亮面。
C、平滑度(Smoothness):是將空氣壓向待測驗紙板,然后測量流過的空氣的量。因為壓空氣的方法有各種各樣,所以表示方法也很多,一種是用ml/min 表示,還有用μm表示,但不管怎么表示,都是數(shù)值越小,表明紙板越平滑。
D、表面強度(Surface strength):在膠版印刷時,膠印的轆皮會產生一個很大的豎直向上的拉力,影響到紙板的表面。IGT測試方法正是模擬這個過程,來測量在表面不出問題的前提下,紙板所能承受的最快印刷速度。通常IGT的測量值一定要在0.7m/s以上,紙板的表面強度才合格。
E、表面PH值(Surface PH):測量方法有很多,有人用表面電極的方法,也有人用分層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表面PH值太低,會減慢油墨的干燥速度。通常要保證PH值在5.5以上,膠印才沒有問題。因為有時背面也要印刷,所以兩面都要考慮PH值的問題。
以上是關于卡紙的一些專有名詞,掌握了這些名詞起碼可以做到在買紙和賣紙時,知道自己操作的到底是什么樣的紙板,大體會有什么樣的物理性能。當然,還有很多名詞是和紙板相關的,但因為專業(yè)性太強,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