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軍品包裝工作要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以新時期軍事戰(zhàn)略為統(tǒng)攬,緊緊圍繞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和裝備技術保障能力,重點研究改進軍品包裝防護問題;做好軍品包裝委員會換屆工作,加強組織機構建設,大力抓好包裝科研、標準宣貫、成果轉化以及包裝學術技術交流。
重點研究解決軍品包裝防護問題
在新的一年里,根據戰(zhàn)時保障強度大,保障環(huán)境惡劣的特點,重點研究解決野外條件下的軍品包裝防護問題。充分發(fā)揮包裝既是各種不良環(huán)境因素影響裝備質量的“承受體”,也是后勤保障和裝備保障能力實現的“承載體”和信息傳送的“聯接體”等功能,賦予我軍現有裝備、器材適應現代局部戰(zhàn)爭需要的新包裝結構,滿足機械化裝卸、集裝化運輸的保障要求,實現儲存裝備、器材保障的“免維護”、攜運行裝備、器材的“伴隨保障”、裝備、器材供應保障的“成套化”和保障全過程的“可控性”,以及保障總資產的“可視性”,以確保軍品包裝在軍事斗爭準備中發(fā)揮有效的作用。
認真做好軍品包裝委員會換屆和業(yè)務管理工作
要根據《軍品包裝委員會章程》的規(guī)定,認真做好委員會的換屆工作。進一步加強分會組織建設,調整和充實人員力量,把那些熱愛軍品包裝工作,責任心強、經驗豐富的同志推薦到新一屆軍品包裝委員會和各包裝分會里來。要通過換屆工作完善必要的工作制度,建立合理的管理機制,使軍品包裝組織機構更加精干,管理更加有力。
積極推廣應用包裝新技術,抓好包裝科研和改進工作
學習借鑒國內外先進的包裝技術和經驗,盡快探索出一條既能快速提高我軍包裝總體水平又能省時、省力、省錢的新路子。在包裝科研和改進過程中,要積極采用和推廣諸如防潮防銹新材料、導電材料、光化學功能材料、納米材料、隱身功能材料、多功能偽裝防護材料以及各種防護方法和技術,提高軍品包裝的質量和技術水平。
包裝科研要繼續(xù)落實“十五”計劃項目,抓好國家軍用包裝標準制、修訂任務。重點研究“組合化包裝”、“成套化包裝”、“空投包裝”以及“自我識別系統(tǒng)”,攻克包裝防護能力低等技術難點,改進不合理的出廠包裝,以適應現代局部戰(zhàn)爭的快速保障和立體化保障的需求。
認真貫徹實施標準,不斷提高包裝產品質量
在繼續(xù)抓好軍用包裝標準補缺配套的同時,要加大包裝標準的宣貫力度,依靠標準對包裝實施質量監(jiān)督和檢驗,確保軍品包裝符合保護裝備、方便儲存與管理使用的各項要求。2003年重點宣貫國軍標《軍品包裝技術要求的編制》。軍品包裝委員會擬組織1-2期該標準學習班,各分會也要積極組織宣貫該標準。切實把軍品包裝研究納入軍工產品研制軌道,把包裝戰(zhàn)術技術指標納入裝備總體戰(zhàn)術技術指標,把好新型裝備包裝的論證、設計和生產等“優(yōu)生關”,解決“新裝備、舊包裝”的老大難問題,徹底杜絕部隊的“二次包裝”,節(jié)約包裝改進費用,使包裝與軍品同步設計,同步發(fā)展。
大力開展包裝學術技術交流,搞好包裝人才隊伍建設
2003年軍品包裝委員會和各分會要繼續(xù)開展形式多樣的學術技術交流活動,特別要重視和抓好軍隊與地方以及各業(yè)務系統(tǒng)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刹捎脤n}交流、技術推廣、技術講座、媒體宣傳以及現場會、展覽會等多種形式,不斷擴大軍地之間、軍隊各業(yè)務系統(tǒng)之間技術交流的范圍和領域。利用軍隊現有的局域網,開展包裝信息技術服務。組織有條件的分會對國內外包裝技術情況進行考察,拓展包裝技術交流的內容,充分利用民用資源和技術。
各分會要重視和加強包裝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培養(yǎng)包裝人才。要制定人才培養(yǎng)計劃,建立吸納、選拔培養(yǎng)、凝聚優(yōu)秀中青年人才的機制。通過培訓班、繼續(xù)教育、委托培養(yǎng)、網上遠程教育等多種形式,分專業(yè)、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軍品包裝人才培訓。軍品包裝委員會擬在2003年組織一期包裝技術培訓班,組織學習包裝工程理論、包裝技術、包裝標準和防護方法,普及包裝知識,提高廣大包裝工作者的素質和技術水平,推動和促進軍品包裝事業(yè)不斷向前發(fā)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