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報訊10月6日,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報了近期紙制餐具抽查結果:漢口大興路和沿河大道一帶被抽查的18家紙制餐具生產廠家中,有6家的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涉及紙杯、紙盤和紙碗等。此次抽查主要針對紙制餐具中所含大腸菌群、致病菌、蒸發(fā)殘渣、重金屬及脫色試驗等含量。在不合格的6家產品中,位于沿河大道18棟的一無名廠家生產的紙杯原料竟是回收紙品,由于回收紙色澤暗淡,廠家在生產過程中添加了含有致癌物質的“熒光劑”;而其余5家生產的紙碗、紙杯、紙盤的“蒸發(fā)殘渣”指標均嚴重超標,遇到油、酒、醋、水等液體時便出現滲漏。
該市疾控中心食品營養(yǎng)與安全科負責人說,容易滲漏的紙制餐具,一些有害物質將趁機進入人體。
關鍵問題是,疾控部門僅負責紙制餐具的抽樣檢測。市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有關人士昨日則表示,正是由于上述特點,衛(wèi)生執(zhí)法存在“相當的難度”,而且食品衛(wèi)生“要檢查的東西已經夠多了,顧及不過來”。
據悉,桂林、南寧等地已有禁止使用紙制餐具的地方法規(gu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