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報訊,去年我國紙品市場需求量達歷史高峰,而爭奪造紙業(yè)白熱化的趨勢將持續(xù),企業(yè)參與造紙業(yè)原料供應將有可觀收益。
紙業(yè)已成第三大用匯產業(yè)
2003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紙品消費國。近年來,中國日用消費品需求不斷增加,出口國外的產品不斷增長,使作為書寫品、印刷品、包裝材料的紙品的市場需求以歷史最快的速度增長,遠遠滿足不了市場需求,特別是以木材為紙漿原料的高檔紙更為緊缺。以我國造紙原料的主要進口口岸之一廣東為例,據(jù)海關統(tǒng)計,1998年至2003年經廣東口岸進口紙漿5年間進口量增長了2倍,進口廢紙則增長了6.5倍。另據(jù)有關資料顯示,2002年中國紙品花費外匯70.37億美元,紙業(yè)已經成為中國僅次于石油、鋼材外的第三大用匯產業(yè)。
供需矛盾白熱化
供需矛盾將加劇中企業(yè)對造紙業(yè)的爭奪,廢紙進口均價不斷上升。經廣東口岸進口的廢紙主要來自美國,2003年進口美國廢紙169萬噸,占當年經廣東口岸進口量的53.3%,而進口均價也由2002年的133美元/噸上升至去年的144美元/噸,增長近1成。
今年1月再度升至145美元/噸,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2%。海關分析,經濟復蘇預計會帶來原材料的進一步漲價,所以供需矛盾會加劇。
原料供應收益可觀
在我國目前的造紙原料結構中,廢紙所占的比重為44%,木漿纖維原料的比重為23.1%,我國造紙工業(yè)對廢紙資源有很大的依賴性。高昂的原料價格限制了國內造紙企業(yè)的投資回報率,從而長期徘徊在較低的利潤水平上。海關建議,減少對進口廢紙的依賴,最根本的措施是建造林紙基地。此外,進一步拓寬廢紙進口渠道,加快國內再回收資源的發(fā)展速度。行家分析,今后一段時間內,企業(yè)參與造紙業(yè)原料供應將獲可觀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