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紙業(yè)新聞》最近報道,今年以來,由于國際紙漿、廢紙原料、能源、運輸等價格的不斷提高,加上中國大陸紙張市場買氣依然旺盛,臺灣省產文化用紙今年3月已調漲8%,5月又再次提價10%;工業(yè)用紙今年首季已二次調升售價,累計調漲每噸1500~2000臺元,5月再進行第三次調升。面對大陸紙市需求持續(xù)高幅增長,臺灣工紙行業(yè)已決定加快在大陸建廠布局的步伐。
受國際漿價上揚與紙市需求增溫影響,臺灣進口的文化用紙報價水漲船高,銅版紙達到每噸820美元,道林紙每噸800美元;臺灣省產的文化用紙3月、5月也分別調漲8%、10%后,新掛牌價為,道林模造紙每磅13.3~13.5臺元,銅版紙每磅14~14.5臺元。調價后,雖然下游業(yè)需求有限,但考慮到5、6月份是參考書、教科書的出貨期,加上大陸及印尼的進口紙數量減少,預期后市仍可保持不衰。臺灣文化用紙有可能在了月份再作第三次調漲。
臺灣工業(yè)用紙自去年二季度受SARS蔓延沖擊,內銷大幅萎縮,而外銷卻從去年下半年起幾乎每月以兩位數遞增,成為工紙銷售重心和著力點。由于大陸包裝市場需求增溫(2003年紙板消費1899萬噸,比上年增長12.6%),廢紙進口激增(2003年廢紙進口938.2萬噸,比上年增長37%以上),今年大陸生產仍受到電力不足和燃煤緊缺的影響,不僅促使當地工紙售價上揚(大陸芯紙報價已由SARS時期每噸2300元人民幣調高到3000元人民幣),也帶動了國際廢紙行情走高,元月至3月OCC報價為:AOCC從140美元/噸升至160美元/噸,EOCC每噸從120美元升至130美元,JOCC每噸從125美元升至135美元。臺灣紙業(yè)因受大陸激勵,工紙今年元月首次每噸調漲1000臺元,新掛牌價為11000臺元,不料提價后2月卻出現生產、內銷和外銷分別增長27%、18.6%和65.9%的佳景,因此乘勝追擊,3月再次對外宣布第二次提價,每噸調漲1000臺元。由于三個月內二次調價,導致下游紙器業(yè)消化困難加以抵制,再則內銷未明顯增長也減少支撐后續(xù)漲價的動力。因此3月調價僅部分落實,每噸工紙牌價只有11500臺元(即實際漲幅只有500臺元)。
臺灣工紙廠5月再作調漲的理由是:1、臺灣市場即將進入旺季,需求增加;2、榮成廠汽電設備進行為期9天的維修,市場供應量減少;3、大陸市場需求持續(xù)旺盛,臺灣工紙外銷量增價升;4、國際工紙價格已漲至每噸350美元(芯紙)。
中國大陸市場需求持續(xù)旺盛,是臺灣工紙業(yè)投資的首選目標。中國大陸2003年紙與紙板產量4117萬噸,同比增長17.6%消費量4081萬噸,同比增長了15.7%臺灣紙業(yè)界預計2010年產量將達到8000萬噸,需求缺口將長期存在。因此,臺灣紙業(yè)決定加快在大陸建廠布局的步伐。如臺灣正隆集團在今年s、9月間完成在大陸年產40萬噸中隆紙業(yè)部分工:紙設備的投產,還將在上海老港鎮(zhèn)購置3000畝土地進行建廠,若成功,在大陸的產能將成倍增長;除已在大陸運轉的東莞和中豪兩紙器廠,主導投資的山富昆山紙器廠外,一、二年內將再擇定華東、華南地區(qū)建兩紙器廠。臺灣永豐余集團今年下半年在江陰開工建設年產了70萬噸工紙廠,預計明年完工;除已在大陸運轉的10家紙器廠外,今年再有2家投產,并新增3家,計劃2004年底前在大陸完成20家紙器廠計劃。臺灣榮成集團今年完成無錫榮成廠年產工紙30萬噸的目標,2007年再完工年產工紙40萬噸的新廠。除已在大陸運轉的華豐蘇州紙器廠(將改為100%投資)、昆山紙器廠外,上海紙器廠將在年底完成投產,明年將再擇杭州建造一紙器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