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會“發(fā)現(xiàn)”蔡倫? 鄧村古法造紙?zhí)矫?/b>
行走理由
紙張,已經(jīng)日漸式微,連筆也不再流行的時代,中國的古代四大文明之創(chuàng),大部分成了旅游余興節(jié)目。海灘上徹夜燃點的焰火是游客必備的縱放,四驅(qū)車上的指北針也是導向美食之旅的工具,只剩下印刷,至少它還是本文的重要載體。在西江邊上,你就可以領略這活化石般的工藝,它仍然是當?shù)厝酥\生的手段。
行走指引
早上7時出發(fā),開車從廣園西路上內(nèi)環(huán)路,直接上廣肇高速,然后按指示牌轉(zhuǎn)入一條特別靜謐的高速公路,約40分鐘,四會市便遙遙在望。過馬房大橋,八車道的寬闊馬路向北直指四會市中心,行程先直到鄧村。午餐必在貞山,飯后游貞山,鄧村不需門票。下午經(jīng)321國道直驅(qū)廣州。廣州至四會轎車的單程路費42元,約63公里。
打紙張
最古老的造紙技藝
四會的景點頗多,但是我的心思,是想一睹挎著手機的新人類如何傳承祖宗的絕活。于是飛掠而過四會市區(qū),直奔西南面的貞山,車行20多公里見一大牌“鄧村—古法造紙旅游景區(qū)”。
從新修葺的水泥路逶迤前行七八公里,左顧是如黛青山,竹林密集蔚為壯觀,右盼乃明眸綠水,時見白鵝緩緩浮游。鄧村村口有一個天然標志——一株年逾千載的大古榕,當?shù)厝苏f,太公的太公就是在此集合商議全村大事。
鄧村滿地是竹制品
道路兩旁全是晾曬的竹子——造紙原料、紙坯和紙張,成千累萬。村中民房大多以石頭作基,滄桑而古老,在雞鳴犬吠聲中恍如置身遠古。村中多有客家人,詢之,亦云遠祖從珠璣巷而下。到處是做紙的小作坊,用水作動力的石碓轟然作響,將石灰腌至綿爛的竹子舂為紙漿。然后依次是抄紙、潷水、切紙和晾曬等過程,勞心勞力。我們來看像是表演,而在當?shù)厝藖碚f是手藝,全村均以此為業(yè),衣食賴從其出。所作紙張供作鞭炮、寺廟等用,其色黃,極粗糲,我們小時呼作“馬糞紙”是也。若選料和手工更精一些的是竹紙,從前人們自卷香煙時用,也是用于制作廣東名菜鹽翱雞不可或缺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