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關于云南林紙一體化項目的爭議被相關媒體炒得沸沸揚揚。先是國際綠色和平組織指責金光集團為培育人造林而在云南砍伐天然林,接著金光集團稱綠色和平之說純屬不實之詞,此后林業(yè)部兩度派員赴滇,云南省政府也公開表態(tài):金光集團不存在“毀林”……
森林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資源,尤其是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很低。雖然這些年來在國家天保工程、退耕還林政策、速生豐產(chǎn)林建設的積極推動下,森林覆蓋率有所提高,達到16%,但仍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2,日本的1/4。難怪綠色和平指責金光“毀林”會引發(fā)如此巨大的社會反響。
在這里,我不想探討金光集團到底有沒有砍伐天然林的問題,因為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的不是探討,而是到實地作廣泛、深入的調(diào)查。也許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換一個角度思考,找到一個新的辦法,讓我們能擁有更多的樹木、更大的森林。
說到森林,我聯(lián)想起了野豬。這種生活在山林里的猛獸體格強悍,奔跑速度奇快,尤其它的獠牙,更令絕大部分動物望而生畏。但是近年來野豬的數(shù)量在急劇下降,已經(jīng)進入重點保護對象之列了。而野豬的近親——家豬,除了吃睡之外別無它能,卻無需任何保護,而斷無絕后之虞。兩者之別就在于,飼養(yǎng)家豬能給人們帶來實際的利益;而飼養(yǎng)野豬的動物園卻虧損連年。
如果我們對家豬也實行“保護”——禁止殺豬,那家豬的命運將何去何從?結論只有一個:滅絕得比野豬更快。同樣,想擁有更多的樹木、更大的森林,“管”與“堵”不是好辦法;而引導人們以更高的熱情、更大的投入去植樹造林,方為上上之策。
我國現(xiàn)行的法規(guī)將林地分為公益林和商品林兩大類。公益林以保護樹種、維護生物多樣性為主旨;商品林則以提高經(jīng)濟效益為主要目的。根據(jù)其形成的方式,商品林又可以分為天然商品林和人工商品林。
公益林自然應該予以嚴格保護,禁止采伐;但是對于商品林,我們應該發(fā)揮經(jīng)濟杠桿的作用,充分調(diào)動植樹造林者(尤其是大面積的)的積極性。
首先,應該給予植樹造林者在用地、稅收等方面以政策傾斜;
其次,要鼓勵商品林的開發(fā)現(xiàn)代產(chǎn)業(yè)化,提倡集約經(jīng)營,對低效的天然商品林地進行改造、整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真正地讓“種者有其樹”,即給予植樹人完整的所有權,包括使用權和處分權。樹木的所有權人應該無須報請批準,無須花錢辦砍伐證就能砍屬于自己的樹。
總之,只要讓植樹造林者得到更大的實惠,就能把全社會植樹造林的積極性更充分地調(diào)動起來,中國就一定能擁有更多、更大的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