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方收購上市公司控股權,注入優(yōu)質(zhì)資產(chǎn),同時以重組作為對價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對不想在G時代被邊緣化的績差公司來說,*ST吉紙的這一重組模式是否具有借鑒意義?東方高圣投資顧問公司總經(jīng)理陳明鍵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吉紙模式為G時代的T公司指明了方向,包括T公司在內(nèi)的績差公司今后的出路就在于,從存量股改時代走向增量股改時代,從財務型并購時代走向價值型并購時代。
陳明鍵認為,在已經(jīng)結束的兩批股改試點中,非流通股股東支付包括股票和現(xiàn)金在內(nèi)的對價,這是存量分配。而T公司的股改將面臨非流通股股東拿不出來存量,或者拿出來也沒有意義的問題。這就需要引入增量,吉紙重組中注入的資產(chǎn)就是增量。
陳明鍵指出,財務型并購在以往的上市公司并購中占據(jù)了主導地位,并購的重點放在粉飾報表上,以實現(xiàn)"圈錢"或炒作股票為目的。而G時代的來臨,也意味著價值型并購時代的來臨。
陳明鍵將股權分置問題比作"價格雙軌制"問題。他說,上個世紀90年代前期,"價格雙軌制"無疾而終,是市場之手把這個問題扔進了墳墓。股權分置問題的解決,借鑒了價格改革的市場化經(jīng)驗,市場化的問題只能用市場化的手段解決。"價格雙軌制"的終結意味著生產(chǎn)領域市場化時代的來臨,同樣,"股權分置"的終結意味著資本領域市場化時代的來臨。只有在資本市場化的環(huán)境中,價值型并購才能大行其道。
陳明鍵指出,當?shù)卣缇烷_始了對吉紙的重組工作,2002年11月引進了重組方中竹紙業(yè)。但*ST吉紙的重組一直處于擱置狀態(tài),而且一擱就是三年。三年當中,晨鳴紙業(yè)、華泰股份也曾有過重組*ST吉紙的意向,卻均無果而終。
五部委日前聯(lián)合發(fā)布的股改指導意見,鼓勵績差公司股改以重組作為對價。對重組方來說,通過向上市公司注入優(yōu)質(zhì)資產(chǎn)或者承擔上市公司的債務,無需另外支付對價,收購的非流通股即可獲得流通權。這一市場化的手段無疑給了收購方足夠大的動力,*ST吉紙的重組能重新啟動,也就是這個道理。在G時代,收購方的動力還來自于通過價值型并購,被重組公司的股價走出持續(xù)性的上揚行情,收購方手中的股權也隨之增值。(記者 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