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廣告設計的林先生每月都會買上好幾種專業(yè)類雜志,眼下,一些“心急”的雜志已悄然推出了2006年第一期。當林先生翻閱一本新買的雜志后發(fā)現(xiàn),新雜志所用的銅版紙比上一期出現(xiàn)了一些細微的變化,質量比原來低了個檔次。林先生馬上通過業(yè)內了解,原來,銅版紙價格最近在飆升。超市的促銷彩印廣告、電影院的海報、企業(yè)的形象宣傳手冊……銅版紙彩色印刷可以說充斥著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銅版紙漲價,是不是意味著明年這些印刷品會減少?讀者買全彩印的雜志又要花更多的錢?
銅版紙漲價讓雜志社很煩
就銅版紙漲價一事,浙江一家雜志社一位姓高的總編證實,該雜志一直在使用的105克的進口銅版紙,明年每噸漲了3500元,如果仍用這種規(guī)格的進口紙,那么每本雜志的紙張成本就要上漲1.5元以上,漲幅高達25%。國產銅版紙也跟著漲價,如果改用相同規(guī)格的國產銅版紙,紙張成本仍然要增加每本近0.60元。目前,雜志業(yè)普遍不景氣,該刊也不得已改用國產紙了。
記者連線北京了解到,一家國內非常權威的專業(yè)攝影雜志,一直以來都是使用進口銅版紙,但明年開始,也會迫于紙張漲價的成本壓力,將悄悄改用國產紙。
供需和能源導致漲價
隨著大、中型銅版紙廠陸續(xù)建成,國內銅版紙的生產設備、技術水平全面大幅提升。從2000年開始,國產紙與進口紙各據(jù)一半,并逐步在國內市場占據(jù)主導地位。
2003年8月,我國對原產于韓國、日本的進口銅版紙反傾銷勝訴,進口紙銷量進一步減少,2003年進口量已降到國內份額的約17%。
張先生是杭城一位從事紙張進口的代理商,他說,由于最近燃油和部分原料漲價,造成了造紙行業(yè)的利潤降低,國際上幾家主要的大型銅版紙企業(yè)也“增收不增利”,所以好多企業(yè)改用“限產保利”的措施,供需緊張,漲價就不可避免了。
那么國產銅版紙又為何跟著漲價呢?據(jù)業(yè)內介紹,中高檔的銅版紙,必須使用優(yōu)質木漿。目前國內主要生產企業(yè)都需大比例配用進口木漿。目前我國的木漿用量約占全球用量的10%,其中約80%依靠進口。原料進口價提高,水漲船高,國產中高檔銅版紙也跟著一起上漲。
雜志不敢輕言漲價
從報紙到雜志,商場超市里的海報,市民的一些生活用品以及到處可見的廣告宣傳單,銅版紙印刷品其實已經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了。
隨著銅版紙的漲價,市民最關心的是雜志社是否會把成本又攤到讀者的頭上?
一位雜志社的副總編表示,目前雜志業(yè)普遍不景氣,如果再漲價,那雜志真要到“無人區(qū)”了。
一些浙江的雜志社老總表示,目前,雜志社基本上只能“咬牙”自己消化成本,度過這個“寒冬”了。
我們買雜志,除了印刷的紙張可能會略差些,價格將基本不會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