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喬舒亞?查芬(Joshua Chaffin)紐約報道
《奧蘭多前哨報》(Orlando Sentinel)將從下月的某個時間開始,在印刷中全面采用新的新聞用紙,在該報的讀者看來,這可能沒什么不同。但這種紙張將經(jīng)歷一個相當曲折的行程——從中國的某個港口出發(fā),穿越太平洋,經(jīng)過巴拿馬運河,然后從邁阿密港口通過鐵路運抵目的地。
如果《奧蘭多前哨報》從傳統(tǒng)的幾家加拿大供貨商那里購買新聞用紙,本可以省卻很多麻煩。但其母公司——論壇公司(Tribune Company)寄望從中國進口紙張能夠節(jié)約資金。該公司開始時將通過《奧蘭多前哨報》來驗證這一理論,然后于今年12月或明年1月,把它用在發(fā)行量最大的報紙《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上。
論壇公司負責新聞集團運營的副總裁馬克?托馬斯(Mark Thomas)表示:“過去數(shù)年,北美供應商進行了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整合。因此無論在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引入新的供應商,拓展我們的供應商基礎,這一點很重要。”
論壇公司并不是唯一一家考慮從中國進口新聞用紙的美國報紙出版商。美國最大的報業(yè)連鎖集團甘尼特(Gannet),以及紐約時報公司(New York Times Company)亦有此打算。本月早些時候,甘尼特首席財務官格拉西亞?馬爾托雷(Gracia Martore)向分析師表示:“從明年初開始,我們應該從中國進口相當數(shù)量的新聞用紙。我們對于試用的情況非常滿意,并期望成為買家!痹诜治鰩熀凸芾砣耸坑懻搱髽I(yè)近來所面臨的困境時,總是圍繞著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在數(shù)字時代如何留住讀者和廣告商的挑戰(zhàn)。
但是,新聞用紙是一個經(jīng)常被忽略的問題。對于多數(shù)報紙而言,新聞用紙與人力成本一樣,是報紙最大的成本開銷,而過去4年來,其價格漲幅已超過50%——從每噸445美元左右漲至675美元以上。
對于報紙出版商而言,不幸的是,紙張成本上升并非由于他們的報紙銷量在不斷上升。事實上,由于多數(shù)報紙的發(fā)行量持平或下降,新聞用紙的消耗量趨于平穩(wěn)。相反,成本上升是因為在過去10年里,加拿大的主要供應商在進行整合。
出版商減少了用紙量,以此作為回應。許多出版商已經(jīng)把股票行情表放到了網(wǎng)上,以減少印刷頁數(shù)。更富戲劇性的是,它們還在縮小報紙本身的尺寸。目前,已經(jīng)有多家美國報紙出版商縮減了報紙寬度。從明年開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和《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也將加入這一行列。
整合后的加拿大造紙商在關閉工廠的時候,中國卻在增加產(chǎn)量!都垬I(yè)周刊》(Pulp & Paper Week)副編輯克里斯?庫克(Chris Cook)表示,中國已新建了數(shù)家一流的工廠,到明年底,中國的年造紙量將提高150萬噸。“中國市場已出現(xiàn)供應過剩,”庫克表示。
中國造紙商將過剩產(chǎn)量銷往印度和其它亞洲市場。對于許多美國出版商(尤其是那些西海岸的出版商)來說,即使將額外的運輸成本考慮在內(nèi),中國的新聞用紙也比加拿大的便宜!斑@主要是出于成本考慮,”《紐約時報》發(fā)言人凱瑟琳?馬茜絲(Catherine Mathis)表示。
托馬斯指出,論壇公司計劃從中國進口的新聞紙數(shù)量,僅占其總消費量的一小部分。然而,這仍具有重要意義。在北美供應商數(shù)量不斷減少的情況下,這將增加該公司的談判籌碼。
另外,質(zhì)量方面的問題仍然存在——特別是經(jīng)過了如此漫長的航程之后!拔覀兎浅模恢来蜷_集裝箱的時候紙會是什么樣子,”論壇公司負責集團運營的高級經(jīng)理約翰?坎尼佐(John Cannizzo)表示。
此外,坎尼佐和其他一些人也擔心,從長期角度看,中國造紙商是否有益于新聞紙市場。許多人預計,過幾年中國國內(nèi)需求跟上來以后,這些廠商就會離開美國市場。
然而,與此同時,中國造紙商可能會給加拿大供應商帶來不利影響。盡管紙價大幅上升,但由于美元不斷走軟及能源價格上漲,加拿大供應商仍在苦苦掙扎。
但是,由于美國報紙發(fā)行商面臨著迫在眉睫的壓力,它們似乎不顧一切地要在任何可能的環(huán)節(jié)上削減成本。庫克在談到使用中國新聞紙的時候表示,“這可能是短期的,但它發(fā)生在關鍵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