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污染物氨氮治理問題在上半年全省河流水環(huán)境狀況中尤為突出,年內將建成的33座污水處理廠,將擔負起消滅渭河氨氮濃度過高的任務。
陜西省環(huán)保廳副廳長李孝廉通報的水環(huán)境監(jiān)測結果顯示,全省6條主要河流中,渭河綜合污染指數下降幅度最大,盡管渭河全流域仍有五分之一的水質監(jiān)控斷面為劣Ⅴ類水質,但其中一項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已大幅降低,比起往年9個斷面的化學需氧量濃度為劣Ⅴ類水質,上半年只有3個斷面仍被列為“劣Ⅴ類”之列,且潼關出省斷面已濃度已降至Ⅳ類水質。
“污染渭河水質的元兇主要是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兩種污染物,關停渭河沿岸造紙廠的治理措施,已使渭河化學需氧量濃度大幅降低,氨氮的污染問題則顯得嚴重了。”李孝廉說,上半年渭河全流域13個斷面中,9個斷面的氨氮濃度指標仍為劣Ⅴ類。
據分析,渭河中的氨氮62%以上來自生活污水,30%來自農用化肥隨地下水滲入河流所致。如今,渭河附近化肥廠基本能夠達標排放,農業(yè)面源的污染則需長時間減少使用化肥才能減少,要大幅降低渭河氨氮污染,渭河流域的污水處理廠需要承擔更多責任。
李孝廉卻告訴記者,目前渭河流域很多在用的污水處理廠,消除氨氮的措施并不健全,僅關中地區(qū)已建成的16個污水處理廠中,就有10家被查出氨氮超標排放。但不是沒有解決辦法,李孝廉說:“給污處廠增加脫氮設備,同時在今年底前,渭河流域還將建成投運的33個污水處理廠,將大大提高渭河中氨氮的治理力度。”
今年5月起,全省造紙廠按照國家環(huán)保部規(guī)定實行了更加嚴格的污染物排放濃度和生產耗水指標,8月1日起,達不到新標準的企業(yè)將被關停治理。省環(huán)保廳派出的檢查組目前正在渭河流域檢查各企業(yè)排污達標情況,檢查結束后,一部分治理不達標的企業(yè)將被寫進關停的“黑名單”。李孝廉說:“這次關停的企業(yè)估計不在少數,這將是渭河流域現存的62家造紙企業(yè)重新洗牌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