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 2020 目標為減少單位GDP 碳排放為40~45%,森林碳匯是目前最為經濟的“碳吸收”手段。按照國內第七次森林普查數(shù)據(jù),國內森林面積達到1.95 億公頃,覆蓋率提升至20%以上,我國森林植被總碳儲量達到了78.11 億噸,而以新能源為代表的“碳減排”計劃和碳捕捉(CCS)為代表的“碳吸收”計劃在目前階段仍不成熟,成本很高。以上的證據(jù)表明,按照我們目前的物質條件和技術水平,要降低碳排量,依靠國內森林資源是最為可行的方法。前日政府舉措也表明將通過植樹造林和加強森林管理,擴張森林面積4000 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 年增加13 億立方米。
國內外木材供應將下滑,木材價格上行預期強烈。我們判斷未來國內木材的供需關系將發(fā)生改變,一方面,國際上出于森林固碳需要的考慮,木材的國際供應將萎縮(俄羅斯出口關稅上調,巴西減少森林砍伐數(shù)量),國內政府因宜林面積縮小和碳排放指標的壓力,將收緊木材砍伐指標;另一方面,國內木材下游,如房地產、木材加工業(yè)和造紙等固定資產投資仍在以20%的速度增長,對木材的需求仍將保持高速增長,因此我們預計未來短時間內,木材的供需環(huán)境發(fā)生逆轉是一個大概率事件,林木的價格將上漲。
我們建議投資者積極布局具備林業(yè)資產的上市公司。這類公司主要有威華股份(66萬畝林地,桉樹、馬尾松為主),吉林森工(449萬畝林地采伐權,松木為主),岳陽紙業(yè)(105 萬畝可控林地)等等,我們認為木材價格的上漲中,最為收益的是威華股份,其次是吉林森工和岳陽紙業(yè)而其他具備林地資源的公司如永安林業(yè)、升達林業(yè)等也值得關注。
催化劑:哥本哈根會議12 月7 日召開,已經有85 國首腦確認出席,與會成果有望超預期;俄羅斯出口關稅的上調和巴西減少木材砍伐的舉措都將成為木材價格上漲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