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副市長要求這些企業(yè)代表“用心品一品、用嘴嘗一嘗”,可謂是肺腑之言。
然而,最常見的現象是,各地不少造紙污染大戶,他們面對污染,所采取的“補救”恰恰相反。為了將污水排放到底,不止一家造紙企業(yè)不是積極治污,而是私下上竄下跳,托關系、走后門,搬出某個領導當說客,給環(huán)保部門施加壓力,勒令媒體“封口”,對上訪的群眾進行搪塞。從某種意義上說,鈔票的力量,縱容了造紙企業(yè)污染照常生產的“傲氣”和“橫氣”。
市長“請客”品嘗污染效果固然不錯,不過,要使這些企業(yè)“用心品味”,離開依法治污、不達標必須關閉之類的“鐵手腕”,恐怕還是不行。只有政府“依法治一治、用力管一管”,紙廠污染問題才不至于禍害百姓。
治污就要“用心品一品、用嘴嘗一嘗”
|